查看原文
其他

陈星: 保护方言,是兴趣更是责任

李东恒 张楚伦 语宝 2021-06-20

乡音像一支箭镞,即使人们背井离乡、远遁千里,一开口,便能把乡愁的箭矢准确无误地射中故乡的靶心。陈星的《谁语争锋》给所有人一个靶场,让他们在其中恣意玩耍。玩耍过后,他们想要找回丢失的箭镞。

陈星和她的伙伴们

6月29日,广东省委宣传部举行“名家名人代言优秀传统文化”系列公益宣传画发布仪式,向社会公开发布国医大师邓铁涛、著名呼吸病专家钟南山等8位广东名家名人代言创作的系列公益宣传画。全国金话筒、陈星工作室领衔人陈星就是其中一位。“与文化交心,让中国故事更动听”是她的口号,陈星认为,只有真正地理解文化,与之交心、交往,才能让文化发挥出真正的魅力。近几年来,陈星工作重点落在方言文化的保护上。因为广东首档大型方言娱乐节目《谁语争锋》的风靡,退居幕后的她再一次被观众熟知。

从《城事特搜》到《谁语争锋》

陈星告诉我们,刚毕业那时候,她是珠海台的粤语播音员,说起话来还略是生硬,所以,她每天都拿着本子,逐字逐句地纠音。工作让她面对粤语文化不得不慎之又慎,不饶点滴,可后来,让她成为一个精通粤语文化的主持人的,是因为《城事特搜》。《城事特搜》那些地道的盏鬼话,古灵精怪的俚语和文化故事,把她从那本纠错的小本子上领到了磅礴的粤地文化之中。这个亲民的本土节目,搜罗广东大街小巷的趣事,她一做就近十年,对方言的亲近和熟悉在她身体里酝酿又发酵。再加上2013年文化娱乐节目的盛行,让她诞生了做方言文化节目的想法。她一步一步走到了《谁语争锋》这里,又带领着大家,在乡音中一步一步地走回各自的故乡。

他们请来了广东各地20位方言主播为参赛者出题,并常常在节目中分享各地方言背后的文化内涵。导演组和主持、嘉宾揣着有趣的方言内容一头扎进群众,一点儿也不端着,台上主播们乡音吟哦,影视改编短剧、方言猜歌、方言小品……竞技方式从个人到团队,从答题到游戏,形式一波接一波出新,根本不给观众厌倦的机会。

“题目第一是要好玩,我们尽量希望观众即使本身未必对方言很感兴趣,也能觉得这个节目很有趣,从而去喜欢去了解。”节目的同名主题曲在网上火了起来,网友亲切地称之为“广东神曲”。节目大热时,网上还出现了许多方言表情包,大多是从《谁语争锋》里面取材。节目彻底打入民间,十足的趣味性让年轻人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话。《谁语争锋》里的一个嘉宾———歌手郑建鹏说:“以前女儿拒绝说家乡话,但是看了这个节目后觉得家乡话很有趣,要好好学习。”

《谁语争锋》录制现场

“语言就是有一个天生的亲和力,当你听到自己家乡话的时候马上就会有一种亲切感,所以我们融入二十个地市的语言,这里面可能会有二十分之一的亲切感,同时可能会带来二十分之十九的新鲜感!”

从《谁语争锋》到陈星工作室

2016年,广东广播电视台进行工作室改革,“谁语争锋文化创意工作室”挂牌成立,2017年更名为“陈星工作室”。“我传承的是什么? 我可以变成什么? 我可以怎样更适合现在的人的生活的需要?”这是陈星和团队伙伴们一直思考的东西。陈星工作室的定位很明晰,就是做岭南文化的创意转化和传承。陈星最近还忙于筹建岭南方言文化传承保护中心,她想链接政府、院校、媒体和民间的力量,一起来做好这个事情。她始终强调,保护方言是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的事情,方言不是书上的一个名词,一个概念,它在生活之中,不在情节之外,保护它的方式就是使用它,所以陈星工作室的所有项目,不仅仅是带来娱乐,还有吸引民间的力量尤其是年轻的力量参与到方言保护里来。

2015年,国家启动“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”,2016年“语保工程”广东项目启动。广东各大院校的语言学者们把地方的语言活化石记录下来,他们发现“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说方言了。”可他们才是传承的主力军。陈星深深感觉到,方言像年老的妈妈,离我们越来越远。她还记得,第一季《谁语争锋》的时候,一个参赛嘉宾感叹最大的遗憾是没有答到家乡茂名的题目,于是茂名主播给她一题。她没有答对。

陈星所在的南方卫视,是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国内唯一一个粤语方言卫星电视频道。频道不仅在广东省内播出,也经过国家长城平台向海外播出,是以乡音乡情沟通海外华人华侨的桥梁。在这个频道里成长的粤语金话筒陈星,现在带领团队打造了一个方言节目、成立了一个方言为定位的工作室和一个保护中心,她自身的经历就是方言魅力最好的侧写。她想要告诉我们的那句话,我们都听到了———“保护方言,是兴趣更是责任”。


转载时,须注明作者、来源:语宝(yuyanbaohu)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